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布街~

  • 民國 14 年 (西元 1925 年) , 日人將淡水河木橋改建為鐵橋, 並命名台北橋。直到今天, 當淡水河水退潮時, 仍可在台北橋西側橋下看見前清所建的木橋遺址。
  • 根據最早的文獻記載, 明鄭時期 (1661年) , 三重為平埔族武灣社漁獵定居的地方, 早期開發是以新莊的頭重埔為首 (閩南人稱平坦且未開發之地為埔) 、其後沿著河的下游拓殖的聚落稱為二重埔 (今頂崁地區一帶) , 三重埔則是最後開發的一段新生地, 所以三重的地名是一段先民的拓荒史。
  • 日據時期, 三重市即係隸屬於台北州新莊郡鷺州庄之三重埔及二重埔, 由於台北橋與台北市相連, 交通便利, 市況日漸繁榮;民國 34 年台灣光復, 鷺州庄改名為蘆洲鄉, 三重市仍隸屬蘆洲鄉。 光復初期, 各地商人鑒於三重埔與台北市往來便利, 紛紛來此開設工廠, 三重埔工商業更趨興盛, 人口增至 26,194 人, 遂於民國 36 年 4 月 1 日與蘆洲鄉分治設鎮, 始稱三重鎮。
  • 民國 48 年間, 再闢建中興橋連接台北市成都路及本市二重埔一帶, 以疏解台北橋沈重的交通流量。中興大橋通車後, 三重更趨繁榮, 至民國 50 年底本市人口已達 114,411 人, 民國 51 年 4 月 1 日正式升格為縣轄市, 設 32 里 564 鄰。
  • 三重位於高速公路的起終點, 南來北往交通便利, 又以一水之隔與繁榮的台北市相鄰, 這兩種優越的條件, 讓三重成為全省移民最多的城市。當時台北橋下有個全省最大的人力市場, 成千上萬的三重人每天越過台北橋, 為台北市的建築與繁華貢獻心力, 直到如今。
  • 在民國六、七○, 正是十大建設經濟起飛的年代, 1969 年, 在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的「客廳即工廠」主張下, 三重也全面動起來, 小型工廠座落在鄰里巷道間, 三步一家五步一間, 從事的大多是螺絲、鑄模、點焊、電鍍、車床、塑膠射出等半製成品的工業零件, 大規模的產量, 撐起了全省機械工業零件的半邊天。除了實質的經濟利益外, 也讓三重順利從農業鄉鎮轉型為工業城市。
  • 黑手創業白手興家, 三重人胼手胝足奮鬥不懈, 讓擁有「七橋之都」美譽的三重家園在短短的八十餘年間, 成為淡水河畔最璀璨的明珠。人類的歷史大約有 400 萬年, 但直到 5 ~ 10 萬年前, 也就是第四冰河期, 才開始以獸皮禦寒。約在一萬年前, 世界各地雖然有因產地的關係, 致有素的限制, 但可以說已進入纖維衣料時代;麻係共同材料, 棉在印度、美洲、羊毛在中亞, 絲在中國等等。這些天然纖維已相當廣範圍地被使用著。 

沒有留言: